编辑邮箱:onlady@163.com Copyright © 2012 - onwomen.net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我最近接受了一个看上去有些可怜的孩子。他看着有气无力,驼背,瘦干,双眼无神。无论我问她什么,她都没有自己的想法,永远都是“你问我妈妈呢”。她就像一个没有壳的鸡蛋,没有坚韧的外壳,只有一张非常薄的保护膜,经不起任何风吹雨打。我知道,她是缺爱的。 缺爱的人,往往有三种人格。
1、 讨好型人格 我们身边也许都有这样的一种人,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或牺牲,来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和感情。这样的人,他们总是以别人为中心,过分地重视、考虑别人的需求,而忽略自己内心的想法。他们是生活中的“老好人”,一旦过了度,就会无下限地强迫自己,委屈自己,去完成别人想要达到的事情,哪怕自己内心抗拒也不拒绝。 每个家庭里,往往最不起眼的那一位家庭成员最容易具备这样的条件,因为长期被忽略,得到的关注和爱太少了,所以长大以后他会主动去争取、表现、讨好,这样的人看上去大公无私,好的永远留给别人,不好的自己吞下。 朋友J也是这样的人。在念书的时候,因为性格太老好,身边的朋友有什么需要的都会让她去帮忙,有好几次朋友有事让她替她放学值日,而她明明自己还有事,却还是一口答应了。虽然很辛苦,很劳碌,但是别人对她的评价才是她最渴求的东西,“人很好”,“很勤劳”这样的标签是她最大的价值,她可以无比享受地活在老好人的幻想世界里。
2、拯救者人格 这一类型的人,会常常认为别人需要自己的帮忙,并且也是真心喜爱帮忙的一类人。它和讨好者人格的区别在于,拯救型的人不会有委屈的情绪,觉得自己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,而这种往往是自己的幻想。 我一位读者的奶奶便是如此,是一个典型的拯救者。在孙子在读书初中的时候,都依然不肯跟他分床睡,方方面面都干预着。口头禅是:“我的孙子就是我的命,为了孙子我命都能不要。”其实这样以来,孙子并没有觉得多感人,反而增加了他心里的界限感,每当看见奶奶“有所牺牲”的时候,都会发觉自己有一股强烈的窒息感。却无法表现出来。否则,奶奶则会以“不孝”“白眼狼”这样的帽子为其扣上。 拯救者人格是一种很虚无的存在,他们滋养自己,完完全全就是靠着别人的评价而存在。
3、自卑型人格 一个自卑的人,会常常感到孤独。因为他们总是给自己树立一张无形的保护壳,把世界切断在自己以外,而自卑,就是孤独者内心的状态。他们有时候会为了掩盖自己的自卑,伪装成一副自大自信甚至自恋的样子,特别要面子。还有一种是外表唯唯诺诺,没有自我,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,这样的弱者形象,往往会引起他人的厌恶感,一般的校园欺凌,欺凌者就是这样的看起来好欺负的人。
那么,患有这三种人格的人,该怎么修炼呢?——我们要允许自己变得更美好,追求美好,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,设立一个你最想成为的人,不要憋着,马上行动,从模仿他开始。其实,无论是讨好,拯救,还是自卑,这都不是你的错,存在这些问题,大部分是来自于原生家庭,那么,一切的一切,我们都可以在这些问题上幻化成我们需要的资源。 从这一刻起,做自己性格上的主人,可能很慢,可能很难,但只要相信,就一定能做到。 |